[台菜]台灣傳統年菜:芡蕃薯粉

既然是年菜,當然就一定有個好吉兆的名字,芡蕃薯粉也不例外。這道菜在我家稱做「兜錢菜 (tau-chî°-chhài)」;網路上查到的名稱還有「咬錢菜」或「黏錢菜」,都是「聚財」的意思。

(本文取自情緒話)

今天在 google 看到一篇文章,非常驚喜!因為這正是我家過年必吃的年菜。可惜 YY 在 TWblog 的原始網址已經連不上了。底下轉載的原文是從快取內容借來的。如果有作者本人或其他朋友知道新網址,請務必告知,謝謝!

阿嬤的芡蕃薯粉
February 21, 2004

它沒有正式名稱,我們都跟著阿嬤叫它芡蕃薯粉。以前我只知道這是別家吃不到,連我媽都不會做的菜。

離台前一天晚上,吃飽飯,我問阿嬤:「芡蕃薯粉要怎麼做?可不可以簡單講給我聽,讓我回紐約後可以試做。」阿嬤的反應出乎我意外地興奮,靦腆地笑著問我:「妳怎麼會想學?」「啊就好吃,又沒得買啊,不如自己學了,想吃的時候就可以做來吃。」阿嬤自己大概覺得這道芡蕃薯粉沒什麼,卻不知,這可是孫輩中的神秘餐點,因為我們的媽媽都不會做,只有阿嬤家吃得到,連我弟今年過年難得回去吃年夜飯,都還因為阿嬤沒做這道菜而感到相當失望呢!

那一晚,五叔一家人也被阿公叫回來「吃好料的」,五叔的兩個孩子,跟我一樣,小時候都是阿公阿嬤帶的,所以跟他們特別親。上了國中的堂弟,聽到芡蕃薯粉,耳朵都豎起來了,一直讚這東西有多好吃多好吃。

阿嬤說罷,又不放心,(大概我看起來一副書呆樣,廚藝頗教人擔心)決定立刻下場實做一次,讓我在一旁學著。結果不只堂弟很高興,居然連五叔都興奮地自願要充當二廚。原來這道菜,是他們兄弟小時候常吃的菜,據說以前物資不豐,靠我阿公一人做工,要養六個孩子,實屬不易,以前電視劇不是有演什麼捨不得或吃不起白米,就會在米中加很多蕃薯籤充場面一起下去煮那種故事嗎?芡蕃薯粉與那有異曲同工之妙,一包蕃薯粉加水攪勻,下去煮,可以端出四人吃的份量,加點醬油、胡椒粉,味道就有了,QQ香香地,可抵過米飯充飢。

不過,電視劇一樣有演的是,吃蕃薯籤飯的人,總是比吃白米的人還要容易餓肚皮。芡蕃薯粉也是一樣。以前的主食,現在我們倒像是當作點心或零嘴在吃,時代果然不一樣了。

阿嬤煮的時候,我還真的很認真地在一旁拿筆做筆記呢!(怕她考我,被考倒了:p)其實,它是很容易做的,以下就是我的筆記:
材料:
(A)蕃薯粉350g、水約五杯、太白粉少許(阿嬤說要加點太白粉才會Q喔!)
(B)蔥、香菇、蝦米、肉絲等(基本上想吃什麼就可以加什麼下去,現在這個當然是新時代豪華版,以前沒這麼好料的)
(C)醬油、胡椒粉、八角粉酌量
作法:
(1)先爆香(B)料,加少許水。
(2)加入(C)調味。
(3)轉小火,將(A)攪勻,慢慢加入鍋內,邊加邊攪拌。剩下的工作就是像女巫一樣一直攪拌這鍋東西,它會慢慢黏稠起來,一直到變成棕色就是熟了,便可起鍋。
 我今天試做了一次,還不賴*^_^*(下次可以考慮加點不同顏色的食料下去,看起來就會更加五彩繽紛了。)


留言